但凡每天下午五点左右,都有学生来我办公室隔壁那间挂着黑板的小房间,或求解数学题,或求释困惑,或对学校管理工作提提意见,或……有时也会有学生为自办的刊物向我要些文字。今天亦如是。我正给一位高三学生解答题目,听到一声轻轻的敲门响,抬头看见一位小男生。“老师,请您帮我们新一期《拓风》写个引言。”一幅真诚状。“谢谢信任,有什么要求吗?”“是关于社团的。”“是对所有社团的?还是个别社团?”我询问道。“啊?……”小男生愣了下,“不好意思,我问问。”转身跑了。呵呵,估计他请示“领导”去了。不一会儿,小男生又进来说,是对所有社团的。
与小男生的短短几句对话,却展示了社团活动中的一种重要能力——沟通能力,这在社团活动中必不可少。我们深知,基础不牢,地动山摇。也深知,畅游寰宇、形神俱备是现代中学生必须具有的素养。因此,学校在对常规管理工作长抓不懈的同时,也着力搭建各种各样的学生发展平台,使学生通过这些丰富的平台充分展示自我,并从中发现自己的志趣,寻找合适的合作伙伴,培养自我不凡的能力与坚韧顽强的毅力。
社团活动就是我校众多的学生发展平台之一。我不确定我校现有多少个社团,但我知道我校的社团从性质上来说可以分成两大类——合法社团与“非法”社团。合法社团是根据学校制订的相关制度,经过一套完整的申报程序而成立的,如发起人至少要有五位同学,要有指导教师,要有《章程》、活动计划等等,开学一周内向校学生会申请注册或复核。合法社团受《福州一中社团管理条例》的约束,一旦有违规行为,将受到严厉处分。“非法”社团一般由一群志同道合者谋划,三五人聚在一起学习、研究、探讨自己感兴趣的话题,遂成“社团”。无需注册,不经程序,只需遵守国家法律法规和学校规章制度,不影响他人正常的学习、生活即可自行开展活动。但“非法”社团不能申请学校的“泰禾奖学金”。
以数学公式来概括,我校现有的社团数=合法社团+“非法”社团=44+x。
如果说,同为一个班的同学是一种缘分的话,那么同在一个社团则是为了一种共同的追求。在这个群体中,人人应当学会珍惜、学会尊重、学会服务、学会服从。这样社团便会有种莫名的引力,吸引住这个群体的每个人;即便未来大家各奔东西,也会因为曾经同在一个社团,彼此紧密联系。
不同社团所培养的能力不尽相同,但所有的社团都能培养这些能力,如人际交往能力、沟通能力、领导力、决策力、适应性与探索力、团结协作能力等。切不可小觑这些能力的培养,仅仅是前面所提及的沟通能力,就需要你不仅懂得耐心、用心地倾听他人的话,而且在倾听中能捕捉到重要的信息,并对此做出适当的回应,以期有效地说服他人或解决他人的疑问。良好的沟通能力,使你在与不同类型的人交流时,能清晰、完整地表达自己的想法,并且使这一想法具备说服力。作为一项较为基础的个人素养,我期待更多的学生通过社团生活掌握并发展这一能力。
社团也可以看作社会的小缩影,它使你在步入社会之前先行感受社会的环境,历练你,使你更成熟、更自立,更懂得世间之道。
说到此,那么社团的精魄又是什么?我想到老校友游德馨先生写的《怀念·纪念——缅怀先辈 史海钩沉》一书,其中描述了福州一中学生社团在1949年之前的种种活动,民歌社、民舞社在1947年“三二五”抗暴斗争中活跃身影,当年一中社团的同学为了人民求解放、为了民族求独立而不惜甘洒热血写春秋。这般的精神追求在今天也应禀持。在如今这个伟大的时代中,一中社团的同学更要以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为已任,凝聚志同道合者一同为这伟大的使命而努力。福州一中社团的魂之所在,正是“为天下人谋永福”。
2017.10.31